年轻公务员成长笔记 — — 《想法与干法》读书笔记
一、想法
1、好句摘录
(1)努力
人是时间的函数,今天是昨天积累的结果。
积累是量变,机遇是质变。
(2)心态
“无所谓”,世上最牛的心态。
外界纷扰,内心安定。
我认为,马克思和列宁同志说得对,内因决定外因。
(3)做事
走直路,转活弯。
主动干活不累,主动喝酒不醉。
仅仅靠假设不可能有周全的逻辑。因此,判断和决策,更像是艺术而非科学。
道理永远是辩证的,尺度永远是需要把握的。不及犹过,过犹不及,二者都不好。
华丽的跌倒,胜过无谓的徘徊。没有勇气不敢尝试,比被黑更可怕。而且你慢慢也会知道,很多非常成功的领导,年轻时都曾有过过人之举。
(4)社交
要有人缘。机关里最好的风险控制器就是人缘。
进攻系统出了问题,顶多不太如意,饭碗还是有的,机会也还是有的;防御系统出了问题,小则郁郁不止,大则影响身家性命。
那是宴席结束时,他带着一点点醉意和我说:“小万,记得,机关里的能力,一要会写,二要会说!”
(5)其他
《硬球》中把记者称为政治家的敌人。
2、书籍推荐
原书推荐了十本书,这里就介绍一本我认为最有用的。
《论语》
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务员职场指导书,很多道理孔子和他的学生已经实践了、想透了。这是一本义利兼顾、世界观方法论并存、合乎天理人性又有实际操作性的伟大的书。
二、干法
1、考试
“永远不要放弃考试的能力,并且要不断提高考试的技巧。”
2、文件
(1)重要性
我见过不少有本事的且在一定级别的领导,他们的主要读物只有一种,就是“文件
”。
好处:应该说学习文件,是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唯一的途径,因为它是源头,是正宗,是单纯。没有经过其他人的手来粉饰、过滤和筛选,没有口口相传的误导和误会,没有主流媒体或非主流媒体的倾向性干扰,这两种倾向性的对立如此尖锐,甚至无法用理性和客观来形容。
缺点:但问题在于,面对文件,你是否真的能坐得下来,读得明白,看出门道,体会要领,掌握规律。真正的领导(中国不喜欢用政治家这个词,虽然我很希望能这样形容),一定拥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他层次比你高,看得比你远,思考得更全面。
(2)推荐
今天推荐的十份资料,有文件、有书籍、有期刊、有报纸和网络媒体。但推荐的理由只有一个:我认为可以提高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 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系列
高度和全面。推荐级别:★★★★★
大家都知道十八大报告的重要性,或许你也知道十八大报告名称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但其实十八大报告的“官方身份”是“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即全党级别的常委会向全委会的报告。
我抽屉第一层第一份材料就是十八大报告,第二份是今年的省委常委会向全委会的报告。
常委会向全委会的报告一年一遇,三中全会的报告五年一遇,而真正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三中全会报告却要几十年一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刚刚到手,我已经看了好几遍,说实话,没有完全吃透。但是,可以明确一点,如果这份决定得到完全落实,中国的面貌将发生难以估量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大家可以参照 1978 年到 2013 年中国的进程)这个变化将影响中国和世界,也将深刻影响年轻公务员的职场和生活。这份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东西,当然要看。
-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委员会
《改革内参》
推荐理由:问题和深度。推荐级别:★★★★★ -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相关文件系列
推荐理由: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推荐级别:★★★★★ - 政府工作报告系列
推荐理由:经济和社会。推荐级别:★★★★★ - 经济工作会议的报告及讲话
推荐理由:经济和深入。推荐级别:★★★★ -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热点面对面》
推荐理由:菜鸟必备。推荐级别:★★★★
- 《人民日报》社论、评论,地方党报评论
推荐理由:文笔和写法。推荐级别:★★★★
- 政府网站推荐理由:综合和及时。
推荐级别:★★★★
- 部门的。上年总结和下一年打算推荐理由:扎根必需。
推荐级别:★★★★
2、写作
(1)重要性
那么文字工作到底有没有意义,文字写好又有没有意义?静下心来,我得说:有意义。1420 楼“hfhykobe”兄所给的回答就非常精到准确和业内:“文字是机关有序规范地进行信息传递和决策运作的主要渠道“,目前也没有比书面文字更好的载体来承担这种职能。
我关注过李开复的微博,他曾引用李小龙的话作为签名:“目标不一定是需要达到的,目标往往只是用来帮你瞄准方向。”(Agoalis not always meant to be reach, it often serves simply as something to aim at.. 一-Bruce Lee)这话说得经典,有目标就是有切入点,有方向就是有意义。
(2)为什么难写
老话 — — “越短越难写”。为什么短文难写呢?因为它需要高度的概括性。
看到这里,应该已经有同学在开动脑筋了。今天,我出个题目,如果有同学愿意尝试,可以用三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这个网上都有)作为基础,就某市经济、社会、文化工作做出 1000 字以内的成绩汇报,小小考验一下自己的概括能力。
真的太难了!
(3)怎么做
① 神形兼备
什么是神形兼备?就是内容和形式,意思和表达都是到位的。
1、内容:
从个人层面看,作为年轻公务员,可以一穷二白,没有资历、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我不姓李,我爸也不叫李刚,呵呵),但思维能力则无人可以拿走,是绝对属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材料写得好不好,要看高中语文学得好不好。他说得很有道理,因为文字表达的本质还是作文,简洁、通顺、过渡、层次、详略、避免重复、文章段落的相对平衡、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这些中学作文的知识同样是管用的,甚至小学学习。
2、形式:
做到全文布局。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你会发现,稍长的公文大概都是三段式的,即“成绩、问题、下一步”,这就是基本的布局谋篇。
(4)汇报
汇报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下级向上级传递信息。大领导们时间极为有限(我们一次汇报只有 10~20 分钟,还排了好几次才排_上),所以,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浪费领导的时间,浪费自己的机会。同时,大领导的信息渠道广,对总体情况肯定熟悉,他最不想听到的是什么?空话、套话、废话以及他已经知道的东西。而且,领导自己也有眼睛,上报的书面材料事先看过,我们再去读一遍他能有什么兴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汇报时要建立信息量的概念,就是要告诉领导他所不知道或不明确的东西,对已有的书面材料进行深化、解释和说明,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信息量的最大化。
3、社交
(1)人际关系
制度经济学大师诺斯说过,人际关系只有两种:personal 和 unpersonal,具体起来,无非是血缘的、感情的、利益的。
(2)面子
中国人自古讲“面子”,西北民间老话有句“你把人给尊重一下”,而美国经典《The Godfather)》,也很强调西西里自古以来关于“尊重”的要义,可见这样的法则古今、中外通用。
(3)过犹不及
做领导,更要平衡业务和交际。
(4)摆正位置
前几天单位组织看《建党伟业》,羨慕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陈独秀,有信念,有热血。不过这些老杆子们也是命运各异:李大钊牺牲;一大到五大的领导人陈独秀,最后被开除出党,郁郁而终;李大钊的得意门生张国焘,搞分裂,未得善终;陈公博成为日伪汉奸,被国民党执行死刑;陈独秀之后的瞿秋白也不太得当,最后罗汉岭下,此地甚好,从容就义;六大的。李立三,曾经有过激进的“立三路线”,在苏联关押多年,回国后被林彪、江青整死。
曾经和一-位老大哥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说无论在哪儿,和人相处,首要解决的是四个字:摆正位置。
(5)保持距离
机关老人往往告诫,和同事交往,要保持距离,有所保留。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古语中“害人”、“防人”,“甘若醴”、“淡如水”的辩证是多么的深刻和有理。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做事
(1)考虑别人利益、尽量追求共赢
我的做法是,在事情推进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和意见,如果触及利益和冲突过于明显,要考虑暂缓,两个字”稳妥”。
以上所说,表面上,是在做事的时候尽量不得罪人;实质上,是对别人利益尊重的问题。人和人相处,就是一场博弈,结果有零和的,也有共赢的。对于利益冲突和竞争,应尽力追求双赢,不得以要淘汰对方或破坏对方利益时,也要表现出尊重与周全的态度,为以后的合作、协作以及共存、共荣创造条件。尊重别人的存在,周全了别人的利益,所期许的,是别人对你的尊重、周全和帮助,是为了长期的、共同的协作和进步。职场上,这种尊重、周全和帮助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职场进步永远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
(2)不耻下问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过,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加快,代际关系
会发生变化:在变化缓慢的农业社会,“前喻
”,即照着前人说的做,就足以解决问题;在战争、移民及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下,要靠“并喻
”,即同代人多交流来解决问题;而在变化快速的现代社会,很多时候要靠“后喻
”,即向学习和适应能力更强的年轻人学习。这本书的经历,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3)分清轻重缓急
要充分考虑“急”与“缓”的辩证与转换关系。
① 缓
综合以上,我觉得“轻重缓急”中,“缓”字最重要,处理日常工作要有条不素,面对突发、并发事件要冷静沉着,平时待人接物要温润平和呵,一定要记得带上真诚的微笑哦。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善良诚实、乐于助人的人,自发地急他人之所急,这就是最高境界。道德的规则在你内心,你完全可以听从召唤。
说一个例子,有位老前辈做群众接待之类的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事情,年底准备评优。结果年底来的人太多,他工作量大时间长心里有点着急,虽然说的政策很有道理,但是态度上却没有控制好双方抬杠,把对方惹急了,结果爬上楼顶宣称要跳楼(当然最后没跳),弄成了一个群众事件,不但优秀没有了,最后还有负面影响,特别可惜可叹。
② 急
这个“急”字和前面所说的“缓”字有矛盾、但不冲突。“急”是在任务交办者面前的态度,“缓”是你内心的节奏和步伐。
“急”的本质是一种诚恳的态度,不是傻。
(4)基层很重要
随便打开各省的网页,看看省长、省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的简历,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在多个岗位工作过。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政务是复杂的,非在多个岗位工作,不能了解政治的全貌,不能全面掌握实际情况,不能综合分析考虑问题,难以权衡轻重利害。
中国尤其如此。需要指出的是,基层工作经验对于从政者非常重要。我曾听多位领导说起:郡县治而天下安,一个县的事情千丝万缕千头万绪,治理好县非常不容易。甚至说,在中国能够做好县委书记,往上做再大的领导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难度。很多领导交谈中也非常怀念做县委书记或县长的经历,认为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财富。所以多岗位的经历也是职场竞争力的体现。
(5)尽量贴合领导的意图
如果按照领导的意图来办事,工作进行起来会比较顺利,同时领导对你的印象也比较好。这就是现实,基本无法反抗。我有亲身实践的反例。比如,手上同时有几项任务,我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排序来做,且这一顺序不同于领导的想法。
从年轻公务员的经历特征上来说,听领导的也没错。上级统筹的事情数量比你多,掌握的信息量比你大,担负的责任比你重,对同一件事情的评分肯定也不ー样。
(6)忌讳
做工作要控制住局面,不要完成不好,尾大不掉,结果让领导帮你收拾烂摊子、承担责任。
三、补充
1、选地方还是部门
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容我做一小结。整个公务员体系,分为地方和部门。由于地方管综合,部门管单一业务,因此,我个人认为,地方难度难于部门,地方责任重于部门。而地方的一把手是党委书记,二把手是政府长官。如果你想要一个很大的平台为老百姓造福,在职场中谋取进步,想在你的人生中留下一些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职场目标应该设定为地方党政班子,这就是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核心。
2、父母和我们这一代谁更辛苦
父母一辈常说他们这代人的苦,然后说我们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实际上,他们很难理解我们的困境。父母们在 40 岁之前,基本由党和国家手包一办,造反串联、上山下乡、回家种田、招工进厂、吃大锅饭,虽然苦,但总是政府让干啥干啥,随大流,基本不用考虑前途命运,也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
而我们则要学会独自面对社会和命运。大学毕业时,你只是就业市场人海里被淹没的声音,路在哪儿、未来在哪儿、天地在哪儿、工作在哪儿,甚至,够活命的那口饭在哪儿,都是未知数。政府不包分配,父母亲戚没有途径。